
晨读
百年工运人物记
第十三期
邓中夏:用生命践行初心
1920年5月1日,北京大学校工和学生500多人召开“五一”纪念大会,而身为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负责人的邓中夏则赶到长辛店,向1000多名铁路工人演讲,1000余名工人参加庆祝游行,这是李大钊和邓中夏领导的中国北方第一次“五一”运动。
邓中夏,1894年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。1917年,邓中夏从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。在校期间,受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李大钊的引导,邓中夏开始研究马列主义,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——发起组织全国性的学生团体学生救国会、利用假期去唐山矿区调查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和生产状况、组织带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在街头演讲……1919年,邓中夏作为北大学生领袖之一,参与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。
展开剩余65%五四运动爆发后几个月,李大钊在北京发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,并创办《劳动音》周刊和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,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。邓中夏任《劳动音》主要编辑,他指出今后劳动运动的途径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宣传,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事实际运动。邓中夏经常到劳动补习学校讲课和调查了解工人群众的状况。为了密切与工人群众的联系,他把自己的名字邓仲澥改为“邓中夏”,以便于工人写和记。
1922年4月,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。8月,在向北京铁路局递交提出改善生活待遇等内容的呈文未得到答复后,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邓中夏的领导下,长辛店3000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,成为北方铁路罢工运动的起点。1925年,为响应五卅运动的号召,邓中夏等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,亲手组建了工人纠察队,表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。
1924年3月,青团会第二届中央扩大会议部分与会者(前排右一为邓中夏)。
邓中夏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和实际参与者,还对中国工人运动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,在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。1922年5月,他写了《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决议案》,强调中国要尽量组织产业工会。1923年,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,邓中夏写了《中国工人状况及我们运动之方针》,及时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工人运动的经验及教训。他从1929年开始写作的《中国职工运动简史(1919—1926)》,系统总结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发展及经验,成为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文献。
1933年5月15日晚,邓中夏在全国赤色互济总会布置工作时不幸被捕,在狱中,即使是不断遭受酷刑,邓中夏仍坚持给难友们讲革命思想,讲工人运动。9月21日清晨,国民党反动派将邓中夏秘密杀害于南京雨花台。邓中夏牺牲时,年仅39岁。
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
来源:全国总工会
发布于:北京市网络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