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财长日前对中方喊话,称白宫对当前的中美关税水平感到满意。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?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?
“普特会”结束之后,特朗普又在白宫招待来访的欧洲国家领导人,想要就俄乌冲突一事凝聚共识、交流意见。就已公开的信息来看,欧美在停火的关键问题——安全保障上达成了初步的共识,俄乌和谈正朝着积极的方向迈进。而在安抚好普京之后,美方没忘记对中方喊话。据观察者网最新报道,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美国对当前与中国的关税安排感到满意。这被外界视为特朗普对华释放的缓和信号,表明美国会在今年11月之前对华保持冷静。
这一表态实在情理之中。日前美方以“购买俄罗斯石油”为借口,对印度加征了高额关税,而对同样购买了大量俄罗斯石油的中方则没有实际动作。宁可被媒体贴上“欺软怕硬”的标签,也要维持与中方达成的共识,这已经展现出美方对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有很大的需求,自然不可能再主动寻衅滋事。更何况特朗普政府现在正忙于调停俄乌冲突,要是再升级与中国的关税战,相当于同时和两个大国针锋相对,以美方现在的处境,显然无力应对。
不过美方似乎并不想承认这一点。要知道美方现在的冷静并不是因为对关税感到“满意”,而是因为中方的反制令其吃到了苦头,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,先维持现在的状态。纵观4月份以来的中美博弈,不难发现最初美方在受到中方反制之后其实处于“恼羞成怒”的状态,因此才不断加征关税直到三位数。如果说美方现在对中美关税情况满意,那么四个多月前为什么要数次加征关税呢?
这种矛盾的言行充分反映出一件事,即贝森特这番话其实就是试图抢占舆论上的主动权,塑造出一种“优势在我”的形象。
对此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可谓一锤定音。她直截了当地表示,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一道,按照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,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,在平等、尊重、互惠的基础上争取积极成果。“平等、尊重、互惠”这六个字是中方对中美关系一以贯之的要求,如果做不到这三点,中美恐怕是谈不成什么东西的。
11月之前,中美两国团队会围绕关税问题进行紧锣密鼓的沟通,争取让中美第四次经贸会晤能取得一些突破。刚结束不久的第三次经贸会晤并未取得多大的成果,双方只是同意维持之前的状态,考虑到当时美国正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,美方显然是想先处理容易处理的协议,然后再集中精力和中方进行“一对一”的拉锯战。
总而言之,美方应该对中美关系以及中美经贸往来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不要动辄就拿滥加关税和脱钩断链来施压,这不光无助于问题的解决,还会让本就动荡的世界局势变得更加复杂。现在身为财长的贝森特仍然试图维护美国的霸权形象,非要嘴硬称美方对当下的中美关税感到满意,这便是找错了施压的对象和手段。中方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,美方最好能在11月之前有所行动。
网络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